记忆中繁华的长春老街
时间:2024-05-12 15:04|来源:吉林科普作家网|编辑:admin|点击:次
吕松军
每个城市都有一张自己的名片,名片上的内容又大都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老街。上海的外滩、天津的五道口、哈尔滨的中央大街、广州的上下九、吉林市的河南街都是这样。她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,见证了城市的发展,承载着岁月的积淀。让人走进老街后一眼就体味到这里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,并入乡随俗,融入其中。
长春的大马路就是长春的老街,也是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。这条老街的具体位置是东起大马路、西至永春路、南至四马路、北至五马路以及中间的小街和所有的胡同。
新民胡同:“北京天桥”
老街上有一条胡同,曾经被人们誉为长春的“北京天桥”,那就是热闹繁华的新民胡同。上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,新民胡同两侧的特色小饭店、戏园子、茶馆、浴池、杂耍等场所林立。新民胡同成为长春市著名的市井闹区,一度是初到长春的外地人必到之地。
据史料记载:20世纪初,时任吉长道尹兼商埠督办的陶彬为发展商埠地,指定在今长春西四马路至五马路一带建设一处新市场,所以,新民胡同也叫新市场,当时起名叫王氏胡同,后演化为新民胡同。老长春人所指的新民胡同,并非这一条胡同,而是泛指今天东起大马路、西至永春路、南至四马路、北至五马路中间的小街和所有的胡同 。而今天的新民胡同,只是老胡同遗留下来的一部分。
那么,当年被誉为老长春“第一胡同”的新民胡同,如今是否还繁华依旧?笔者曾多次踏查寻访,顺着历史的脉络和那些渐渐远逝的人与物,去寻找那些属于新民胡同的民间记忆。
今年61岁的赵保华打小就生活在新民胡同,从未离开过。赵保华的父亲以前是新民胡同小剧场的总务,退休后在新民胡同开了一间“聚乐茶馆”,当时的茶馆里,竹板、胡琴、板鼓等家伙齐全,专业演员、票友、乐队师傅常在一起唱戏找乐。
据赵保华讲,1971年的3月16日清晨,他像往常一样点起炉火,温暖了这间60多平方米的茶馆。浓厚的烟雾在低矮的棚顶下画着圈钻出了房门,屋顶烟囱的烟随风而散,寂寥的老胡同里顿时升起一缕生机。不到9点,茶客们纷纷而至,扔下两三角钱,坐在桌旁看报、下棋。赵保华沏好茶水,端到每个人的近前,互道问候,气氛简单平和。
聚乐茶馆每天进出的都是几十年的常客,这间茶馆断断续续开了半个多世纪,和赵保华的年龄相仿。可如今,周围那些老房子已破败,多是人去屋空,剩下的也是用木桩勉强支撑着。
有一位90多岁高龄的杜学诚老人曾经用一根铅笔、一张白纸勾勒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新民胡同:“当时的新民戏园子和回宝珍饺子馆对着,小剧场是后建的,新民北胡同并排有三个茶社,四海茶社、公益茶社、大友茶社,一个大浴池叫做新民浴池,楼上是澡堂子,楼下是说书的……”
1940年,16岁的杜学诚跟随父母从河北老家来到长春,当时就住在新民胡同对面的大安胡同。“那时,新民胡同热闹非凡,剪头、洗澡、吃饭、看电影、听戏,在新民胡同里一趟都能办到。”
杜学诚回忆说:“那时候,讲究挂幌,一看门前的幌子,那商铺是做什么的便一目了然。理发店门口挂一绺长头发;煎饼铺门口挂一块布写着字;卖膏药的门口挂膏药幌,五六个木头牌子一串,画上膏药;饭店的幌子最有说道了,挂两个幌子是带炒菜的,挂四个幌子的带单间,不带幌子的是‘六国饭店’,所谓‘六国饭店’,就是粗粮、小菜和小吃、高粱米粥、小米粥、大饼子、豆芽、干豆腐,这是穷百姓吃饭的地儿。”胡同里,最有名的“四幌饭店”当属回宝珍饺子馆,直到解放后,杜学诚才有机会去了一次回宝珍。
新民胡同的戏园子,最早叫爱国茶园,后来改名叫新民戏院,全国各地的京剧班子、评剧班子常来戏院串场,以前马连良、李世芳等名角儿都在新民戏院登过台。杜学诚说,这戏院上下两层,楼上有包厢,楼下有池座,一个座位根据位置不同,从两毛至五毛不等,一壶茶水要5毛钱。杜学诚到新民戏院听过两回戏,都只花一毛钱,待遇是没有座位和茶水。听一场戏两小时,台上高潮迭起,台下喝彩声不绝于耳。
新民胡同里的茶馆有大小十几家,有的小茶馆只能品茶下棋,没有表演,俗称清茶馆。像四海茶社、公益茶社这类茶馆,有说书的、有唱西河大鼓的,说书先生每讲完一段书,就有半大孩子拿着笸箩在茶馆里转上一圈,听书者叫着好,“噼里啪啦”地把钱扔进笸箩。杜学诚常去茶馆听书,不喝茶,只听书,一听就是半晌,过瘾得很。
杜学诚曾经感慨地说到:“感谢新民胡同让我童年的记忆有了一个存储的地方。真希望新民胡同能在老区改造中恢复以往的繁华。”
1994年,新民胡同进行改造。胡同西侧的建筑被全部拆除,商铺纷纷关闭,回宝珍等老字号也因此迁出新民胡同。据当时回宝珍的一位面点师傅谢万忠介绍,90年代初期,一位来自香港的老人到东北来购买人参、貂皮、鹿茸角等三宝,那时候的回宝珍饺子远近闻名,真好吃,于是,老人就慕名来到回宝珍,吃了一顿饺子,吃完饺子,老人当即挥笔写下一首蛮有趣儿的诗:“北回再思回,三宝增一宝,传真似更真,情深意犹深。”意思是说,东北的三宝中又增加一宝,即回宝珍饺子,可见这位香港老人对回宝珍饺子的情有独钟。当时的回宝珍饺子确实是新民胡同的一张名片,来新民胡同的外地人一定要品味一下回宝珍的饺子。
从新民胡同中心的十字路口向西,左面还有个小人书摊,这里每天都聚集着好多的人,有老年人也有孩子,有成年人也有学生。从胡同里简直走,走到西头就是永春路了。胡同口对面是大安电影院,小时候笔者还经常在这里看电影,大安电影院“文革”时期改名叫前进电影院了,现在,大安电影院的老建筑还在,只是早已不用做电影院了。
大安电影院对面,就是新民胡同西口北面,有一座老建筑,早已拆除。笔者上小学的时候,这个老建筑叫做南关区少年宫。学校组织的活动,红领巾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大多是在这座少年宫里进行的。
一切的回忆都在昭示着属于新民胡同的辉煌过往,以及属于老长春人难忘的岁月,真心希望新民胡同在长春的这条老街上永远都有无法忘却的一笔!
据史料记载:20世纪初,时任吉长道尹兼商埠督办的陶彬为发展商埠地,指定在今长春西四马路至五马路一带建设一处新市场,所以,新民胡同也叫新市场,当时起名叫王氏胡同,后演化为新民胡同。老长春人所指的新民胡同,并非这一条胡同,而是泛指今天东起大马路、西至永春路、南至四马路、北至五马路中间的小街和所有的胡同 。而今天的新民胡同,只是老胡同遗留下来的一部分。
那么,当年被誉为老长春“第一胡同”的新民胡同,如今是否还繁华依旧?笔者曾多次踏查寻访,顺着历史的脉络和那些渐渐远逝的人与物,去寻找那些属于新民胡同的民间记忆。
今年61岁的赵保华打小就生活在新民胡同,从未离开过。赵保华的父亲以前是新民胡同小剧场的总务,退休后在新民胡同开了一间“聚乐茶馆”,当时的茶馆里,竹板、胡琴、板鼓等家伙齐全,专业演员、票友、乐队师傅常在一起唱戏找乐。
据赵保华讲,1971年的3月16日清晨,他像往常一样点起炉火,温暖了这间60多平方米的茶馆。浓厚的烟雾在低矮的棚顶下画着圈钻出了房门,屋顶烟囱的烟随风而散,寂寥的老胡同里顿时升起一缕生机。不到9点,茶客们纷纷而至,扔下两三角钱,坐在桌旁看报、下棋。赵保华沏好茶水,端到每个人的近前,互道问候,气氛简单平和。
聚乐茶馆每天进出的都是几十年的常客,这间茶馆断断续续开了半个多世纪,和赵保华的年龄相仿。可如今,周围那些老房子已破败,多是人去屋空,剩下的也是用木桩勉强支撑着。
有一位90多岁高龄的杜学诚老人曾经用一根铅笔、一张白纸勾勒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新民胡同:“当时的新民戏园子和回宝珍饺子馆对着,小剧场是后建的,新民北胡同并排有三个茶社,四海茶社、公益茶社、大友茶社,一个大浴池叫做新民浴池,楼上是澡堂子,楼下是说书的……”
1940年,16岁的杜学诚跟随父母从河北老家来到长春,当时就住在新民胡同对面的大安胡同。“那时,新民胡同热闹非凡,剪头、洗澡、吃饭、看电影、听戏,在新民胡同里一趟都能办到。”
杜学诚回忆说:“那时候,讲究挂幌,一看门前的幌子,那商铺是做什么的便一目了然。理发店门口挂一绺长头发;煎饼铺门口挂一块布写着字;卖膏药的门口挂膏药幌,五六个木头牌子一串,画上膏药;饭店的幌子最有说道了,挂两个幌子是带炒菜的,挂四个幌子的带单间,不带幌子的是‘六国饭店’,所谓‘六国饭店’,就是粗粮、小菜和小吃、高粱米粥、小米粥、大饼子、豆芽、干豆腐,这是穷百姓吃饭的地儿。”胡同里,最有名的“四幌饭店”当属回宝珍饺子馆,直到解放后,杜学诚才有机会去了一次回宝珍。
新民胡同的戏园子,最早叫爱国茶园,后来改名叫新民戏院,全国各地的京剧班子、评剧班子常来戏院串场,以前马连良、李世芳等名角儿都在新民戏院登过台。杜学诚说,这戏院上下两层,楼上有包厢,楼下有池座,一个座位根据位置不同,从两毛至五毛不等,一壶茶水要5毛钱。杜学诚到新民戏院听过两回戏,都只花一毛钱,待遇是没有座位和茶水。听一场戏两小时,台上高潮迭起,台下喝彩声不绝于耳。
新民胡同里的茶馆有大小十几家,有的小茶馆只能品茶下棋,没有表演,俗称清茶馆。像四海茶社、公益茶社这类茶馆,有说书的、有唱西河大鼓的,说书先生每讲完一段书,就有半大孩子拿着笸箩在茶馆里转上一圈,听书者叫着好,“噼里啪啦”地把钱扔进笸箩。杜学诚常去茶馆听书,不喝茶,只听书,一听就是半晌,过瘾得很。
杜学诚曾经感慨地说到:“感谢新民胡同让我童年的记忆有了一个存储的地方。真希望新民胡同能在老区改造中恢复以往的繁华。”
1994年,新民胡同进行改造。胡同西侧的建筑被全部拆除,商铺纷纷关闭,回宝珍等老字号也因此迁出新民胡同。据当时回宝珍的一位面点师傅谢万忠介绍,90年代初期,一位来自香港的老人到东北来购买人参、貂皮、鹿茸角等三宝,那时候的回宝珍饺子远近闻名,真好吃,于是,老人就慕名来到回宝珍,吃了一顿饺子,吃完饺子,老人当即挥笔写下一首蛮有趣儿的诗:“北回再思回,三宝增一宝,传真似更真,情深意犹深。”意思是说,东北的三宝中又增加一宝,即回宝珍饺子,可见这位香港老人对回宝珍饺子的情有独钟。当时的回宝珍饺子确实是新民胡同的一张名片,来新民胡同的外地人一定要品味一下回宝珍的饺子。
从新民胡同中心的十字路口向西,左面还有个小人书摊,这里每天都聚集着好多的人,有老年人也有孩子,有成年人也有学生。从胡同里简直走,走到西头就是永春路了。胡同口对面是大安电影院,小时候笔者还经常在这里看电影,大安电影院“文革”时期改名叫前进电影院了,现在,大安电影院的老建筑还在,只是早已不用做电影院了。
大安电影院对面,就是新民胡同西口北面,有一座老建筑,早已拆除。笔者上小学的时候,这个老建筑叫做南关区少年宫。学校组织的活动,红领巾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大多是在这座少年宫里进行的。
一切的回忆都在昭示着属于新民胡同的辉煌过往,以及属于老长春人难忘的岁月,真心希望新民胡同在长春的这条老街上永远都有无法忘却的一笔!
道台衙门:悄然走过百余年
在长春老街的最北端,有一座围廊式的灰色庭院,它就是吉长道尹公署的旧址,民间俗称“道台衙门”。历经百年的岁月轮回,带着时间的印记,它依旧保存了最初的模样,依旧站在高楼大厦之间,剪辑着时代的流光碎影。
“道台衙门”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走过百余年。曾经,清代的道员们在这里朝进夕出,而今,这里却已物是人非。
据《长春史话》记载,清代的道,是省以下、府以上的机关,道的长官,官方称为“道员”,民间尊称为“道台”,因而才有道台衙门之名。
与附近光复路的喧嚣相比,“道台衙门”略显平静。然而,这座围廊式建筑也曾热闹过。他是末代皇帝溥仪到达长春后的第一个住所。
走近“道台衙门”建筑群,一种威严之感油然而生。衙署坐西朝东,东侧临街开正门。穿过门楼,迎面便是大堂,大堂后侧,有木质连廊通向二堂。二堂后门,也有木廊与后面房舍相连。正门门楼、大堂、二堂设于同一轴线之上。
据《长春市志·文物志》记载,大堂、二堂和长官的起居室采用围廊式设计,是中国近代围廊式建筑的最北实例,也是中国人在长春最先使用电灯、电话、暖气的建筑。
道台府展览馆研究员李颖介绍说,1908年10月,“道台衙门”由清政府设立,最初的名字是“吉林西路兵备道”,1914年改为“吉长道尹公署”,管辖长春府和伊通州等地事务,在当时,它是设在长春的最高官府。
道台衙门建成之初,正逢清政府陆军大臣载涛从国外考察归来路过长春,道台颜世清将新建的道署装饰一新,作为载涛的行署,但载涛并未在长春住下。
道台衙门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群。李颖说,在设计上,衙署采用希腊神庙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,并吸收了本国建筑格局的优点,大堂、起居住房的安排都是中国传统式。
1931年9月长春沦陷后,日本人委派汉奸接管了长春市政筹备处,占据了这个地方。1932年3月9日,日本关东军扶持溥仪在这里举行了任伪满洲国“执政”的就职典礼。此后,伪执政府以及“国务院”、参议府、恩赏局、“首都”宪兵团等一些伪机构一度占据于此。
抗战胜利后,这里曾成为国民党军队的营房。长春解放后,这里又先后作为工厂和陶瓷商城。
1999年,旧址升格为吉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0年,这里被开辟为展示长春城市建设历史的“道台府展览馆”,同年,亚泰大街拓宽,拆除部分建筑。2001年,长春电话设备厂元件分厂及海源装饰材料批发市场迁出。2002年,经长春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修复,当年年末重新对外开放,成为长春市城市建设展览馆。
“道台衙门”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走过百余年。曾经,清代的道员们在这里朝进夕出,而今,这里却已物是人非。
据《长春史话》记载,清代的道,是省以下、府以上的机关,道的长官,官方称为“道员”,民间尊称为“道台”,因而才有道台衙门之名。
与附近光复路的喧嚣相比,“道台衙门”略显平静。然而,这座围廊式建筑也曾热闹过。他是末代皇帝溥仪到达长春后的第一个住所。
走近“道台衙门”建筑群,一种威严之感油然而生。衙署坐西朝东,东侧临街开正门。穿过门楼,迎面便是大堂,大堂后侧,有木质连廊通向二堂。二堂后门,也有木廊与后面房舍相连。正门门楼、大堂、二堂设于同一轴线之上。
据《长春市志·文物志》记载,大堂、二堂和长官的起居室采用围廊式设计,是中国近代围廊式建筑的最北实例,也是中国人在长春最先使用电灯、电话、暖气的建筑。
道台府展览馆研究员李颖介绍说,1908年10月,“道台衙门”由清政府设立,最初的名字是“吉林西路兵备道”,1914年改为“吉长道尹公署”,管辖长春府和伊通州等地事务,在当时,它是设在长春的最高官府。
道台衙门建成之初,正逢清政府陆军大臣载涛从国外考察归来路过长春,道台颜世清将新建的道署装饰一新,作为载涛的行署,但载涛并未在长春住下。
道台衙门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群。李颖说,在设计上,衙署采用希腊神庙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,并吸收了本国建筑格局的优点,大堂、起居住房的安排都是中国传统式。
1931年9月长春沦陷后,日本人委派汉奸接管了长春市政筹备处,占据了这个地方。1932年3月9日,日本关东军扶持溥仪在这里举行了任伪满洲国“执政”的就职典礼。此后,伪执政府以及“国务院”、参议府、恩赏局、“首都”宪兵团等一些伪机构一度占据于此。
抗战胜利后,这里曾成为国民党军队的营房。长春解放后,这里又先后作为工厂和陶瓷商城。
1999年,旧址升格为吉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0年,这里被开辟为展示长春城市建设历史的“道台府展览馆”,同年,亚泰大街拓宽,拆除部分建筑。2001年,长春电话设备厂元件分厂及海源装饰材料批发市场迁出。2002年,经长春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修复,当年年末重新对外开放,成为长春市城市建设展览馆。
真不同:长春人无法忘却的美味
“真不同”位于长春老街的最南端,一提起长春的酱菜,不但长春的老人,就连一些年轻人也会一下子就想到“真不同”。
真不同酱菜是长春市特色酱菜。它的历史已有半个多世纪。最近,笔者拜访了真不同现任刘经理,得知了一些关于真不同的历史与现状。
真不同的创始人胡运昌先生,早在1938年就在长春市头道沟开了一家酱肉铺,由于酱肉质量上乘,花样翻新,买卖非常兴旺。1943年胡运昌先生立起了“真不同”的字号,融合了南北各地不同的酱肉风味,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味风格。
据说,当年胡运昌为了真不同酱肉铺的招牌永存,他曾经走访了当时的宫廷御厨,还经常去北京、天津等地拜师学艺。经过他不断的努力,1946年7月,胡运昌终于在长春市桃源路挂出“胡记真不同酱肉铺”招牌。
解放后,1956年店铺实现了公私合营,胡运昌被任命为私方经理,生产中心位于永春路的四马路饭店酱菜部。1978年胡记真不同酱肉恢复了老字号招牌。1979年,吉林省商业厅批准授予胡运昌特级厨师专业技术职称。1981年,真不同的40例酱菜被编入《吉林菜谱》,其中真不同酱肉、熏肉、叉烧肉、砂仁肘子、熏小肚、扒鸡、烧鸡、葱熏黄花鱼、熏牛肉干等12种酱菜特别具有地方风味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
半个多世纪以来,真不同饭店经历了新旧社会的冲刷、洗礼,走过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。通过几任经理的不断探索研究、挖掘、恢复、提炼、提升,在继承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、升华,在继承中求生存、在竞争中求发展,使这个老字号品牌与广大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做到了饮食与文化的有机结合。不断打造老字号品牌,提高辐射力和含金量。
真不同的酱菜很吸引人,几十年前的味道一点都没有变,特别受欢迎的鸡丝卷和松仁小肚至今无人能够超越,这两样作为真不同的特色品牌,备受欢迎,每逢年节,周末,真不同的门前总是人山人海,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购买鸡丝卷和松仁小肚的,想要吃到这两样酱菜,就必须牺牲一定的时间去排队,否则吃不到。另外,真不同的灌汤包和天津包子也很受消费者欢迎。
真不同,就是与众不同,那令人无法忘却的美味,将永远留在每个长春人的记忆中……
真不同酱菜是长春市特色酱菜。它的历史已有半个多世纪。最近,笔者拜访了真不同现任刘经理,得知了一些关于真不同的历史与现状。
真不同的创始人胡运昌先生,早在1938年就在长春市头道沟开了一家酱肉铺,由于酱肉质量上乘,花样翻新,买卖非常兴旺。1943年胡运昌先生立起了“真不同”的字号,融合了南北各地不同的酱肉风味,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味风格。
据说,当年胡运昌为了真不同酱肉铺的招牌永存,他曾经走访了当时的宫廷御厨,还经常去北京、天津等地拜师学艺。经过他不断的努力,1946年7月,胡运昌终于在长春市桃源路挂出“胡记真不同酱肉铺”招牌。
解放后,1956年店铺实现了公私合营,胡运昌被任命为私方经理,生产中心位于永春路的四马路饭店酱菜部。1978年胡记真不同酱肉恢复了老字号招牌。1979年,吉林省商业厅批准授予胡运昌特级厨师专业技术职称。1981年,真不同的40例酱菜被编入《吉林菜谱》,其中真不同酱肉、熏肉、叉烧肉、砂仁肘子、熏小肚、扒鸡、烧鸡、葱熏黄花鱼、熏牛肉干等12种酱菜特别具有地方风味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
半个多世纪以来,真不同饭店经历了新旧社会的冲刷、洗礼,走过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。通过几任经理的不断探索研究、挖掘、恢复、提炼、提升,在继承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、升华,在继承中求生存、在竞争中求发展,使这个老字号品牌与广大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做到了饮食与文化的有机结合。不断打造老字号品牌,提高辐射力和含金量。
真不同的酱菜很吸引人,几十年前的味道一点都没有变,特别受欢迎的鸡丝卷和松仁小肚至今无人能够超越,这两样作为真不同的特色品牌,备受欢迎,每逢年节,周末,真不同的门前总是人山人海,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购买鸡丝卷和松仁小肚的,想要吃到这两样酱菜,就必须牺牲一定的时间去排队,否则吃不到。另外,真不同的灌汤包和天津包子也很受消费者欢迎。
真不同,就是与众不同,那令人无法忘却的美味,将永远留在每个长春人的记忆中……
东发合茶庄:充满传奇的老品牌
老字号“东发合”茶庄位于长春老街的最北端,与百年老字号鼎丰真遥遥相望,东发合起源于1886年(清光绪十二年),创办者是京东第一大家——河北省乐亭县的刘氏家族。“发”字号的创始人刘新亭大概出生于乾隆末年,最早也是从做小买卖开始起家,有了些积蓄后,来到东北,以倒卖农具、粮食、棉花等获得了第一桶金。他的儿子刘如娥和三个孙子在刘新亭原有家业的基础上努力经营,积累下了一定的资产,等到第四代传人刘坦主管生意和家业时,刘家的“发”字号已经成为北方四大家族之首。
据史料记载:那时清朝政府缺少经费、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缺资金都要去刘家挪借,而且慈禧太后十分赏识刘坦的才干,授官职为一品。也正是由于刘坦为人谦和、做事稳重、出手大方,所以和近代很多知名人士如:袁世凯、冯国璋、李鸿章、黎元洪等都有很好的交情,这对于一个家族生意兴旺更有利。
1914年,河北人胡子文接手东发合茶庄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东发合”等“发”字号买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京东刘家在鼎盛时期经营的一百多家“发”字号买卖曾经遍布长江以北,有些刘家后人还去日本、韩国、香港、台湾等地开起了“发”字号买卖。到今天为止,流传下来的只有“东发合”一家了。
2015年6月下旬,笔者采访了茶庄现任经理丁学范,他说,近年来,东发合茶庄虽然还存在,但生意始终不温不火,2011年上半年,国家工商总局全面整理恢复注册了“东发合”,并恢复了一百多个品种,并且今后将兼营从前给清朝政府进贡时的产品,例如:人参、鹿茸、黑木耳、山珍系列、东北大米、长白山特产的刺五加等。
今天的东发合茶庄虽然没有了往日的辉煌,但在老长春人心目中的位置却是永远不变的。这样一个充满传奇的百年老品牌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“东发合”必将会像“鼎丰真”“同仁堂”“全聚德”等一些百年老店那样焕发青春。
据史料记载:那时清朝政府缺少经费、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缺资金都要去刘家挪借,而且慈禧太后十分赏识刘坦的才干,授官职为一品。也正是由于刘坦为人谦和、做事稳重、出手大方,所以和近代很多知名人士如:袁世凯、冯国璋、李鸿章、黎元洪等都有很好的交情,这对于一个家族生意兴旺更有利。
1914年,河北人胡子文接手东发合茶庄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东发合”等“发”字号买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京东刘家在鼎盛时期经营的一百多家“发”字号买卖曾经遍布长江以北,有些刘家后人还去日本、韩国、香港、台湾等地开起了“发”字号买卖。到今天为止,流传下来的只有“东发合”一家了。
2015年6月下旬,笔者采访了茶庄现任经理丁学范,他说,近年来,东发合茶庄虽然还存在,但生意始终不温不火,2011年上半年,国家工商总局全面整理恢复注册了“东发合”,并恢复了一百多个品种,并且今后将兼营从前给清朝政府进贡时的产品,例如:人参、鹿茸、黑木耳、山珍系列、东北大米、长白山特产的刺五加等。
今天的东发合茶庄虽然没有了往日的辉煌,但在老长春人心目中的位置却是永远不变的。这样一个充满传奇的百年老品牌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“东发合”必将会像“鼎丰真”“同仁堂”“全聚德”等一些百年老店那样焕发青春。
最新资讯
热点资讯